10月31日,长安汽车披露三季报,三季度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48.4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113.9%。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2亿元,同比增长26.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9亿元,同比增长43.22%。
11月,长安汽车销量227,327辆,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50,598辆,自主品牌海外销量23,976辆,同比增长518.6%。预计营收创历史新高,4Q营收有望继续保持420亿元以上,净利润20亿元左右。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大涨,引发投资者关注。即使有如此亮眼的业绩,长安汽车当前市值仅1903亿元,被人戏称为最被低估的A股上市公司之一。

营收高速增长,净利润水涨船高
2019-2023年三季度,长安汽车营收规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除2019年增幅为6.48以外,其余时间段增幅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幅更是高达26.78%,前三季度营收规模即突破千亿元大关。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方面,除2019年亏损26亿元以外,后续年份持续盈利,盈利水平水涨船高,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盈利99亿元,已经超过2022年全年净利润的27%。CS 系列、UNI 序列、欧尚等重点产品深受市场青睐;阿维塔、深蓝等新能源车型表现强劲。

打造核心长板技术,研发投入稳步增长,毛利率稳步提升且有较强竞争力
研发费用方面,长安汽车近几年持续扩大研发费用投入,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维持在3%以上,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投入45.43亿元,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的4.6%。
产品毛利率方面,近几年长安汽车维持在14%以上,正逐步提升,2022年全年毛利率达20.49%,2023年前三季度在汽车行业整体“价格战”越演越烈的背景下,仍然维持在17.88%,远高吉利汽车的7.2%,和长城汽车的18.84%基本持平。

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和新能源技术领域三电方面拥有核心技术。智能化领域,以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交互三大领域技术为支撑,实现智能网联运营,分阶段打造智能汽车平台。APA6.0远程智能泊车、AEB 自动紧急制动搭载 UNI-V,分别获得2022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金奖、智能网联汽车挑战赛特等奖。新能源技术领域,电池方面,完成半固态电芯原型开发,自主掌握 CTP 集成技术;电驱方面,突破碳化硅(SiC)控制等核心技术,实现“七合一”超集电驱行业首发,并荣获“中国心”2022年十佳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电控方面,自主开发七合一“智慧芯”,并量产搭载至深蓝 SL03。12月,长安汽车拥有国内外专利8,330件,其中发明专利2,148件。
持续产品布局优化,自主更加强化、新能源爆发式增长,发展后劲强劲
整车销售方面,今年1-10月长安汽车销量211万辆,同比增加13.64%;自主品牌销量175万辆,同比增加22.06%;自主品牌销量占比83%,拥有合资企业自主车企中遥遥领先。
新能源方面,今年1-10月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计销售36万辆,同比增加88.76%,10月单月销量突破5.7万辆,同比增加57.10%。

市盈率长期偏低,处于价值投资区间
当前A股共有8家车用车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盈利5家,亏损3家。盈利前三分别一次是比亚迪、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从盈利能力来看,长安汽车前三季度净利率9.13%为最高,超出第二名的比亚迪4.07个百分点,长安汽车盈利能力较强。11月30日长安汽车市值仅1903亿元,低于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处于价值投资区间。当下汽车行业,行业竞争充分,毛利率较低,竞品充足,汽车行业前景展望负面,但长安汽车前景展望正面,业绩处于稳定的上升期。

与华为深度合作,与优秀者同行
11月25日,长安汽车与华为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根据据备忘录,华为拟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至新公司,长安汽车及关联方将有意投资该公司,并与华为共同支持该公司的未来发展。新公司将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部件产业领导者,并作为服务于汽车产业的开放平台,对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开放股权,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新公司将继续高质量服务好客户,并与伙伴共同推动智能汽车技术创新和领先、促进汽车产业繁荣发展。

在“卷到极致”的汽车市场,长安汽车的表现的确亮眼,越是激励的市场越是考验企业的综合经营能力和战略定力,作为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国产汽车品牌,长安汽车未来可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2720233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原文转载: 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