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品牌在纯电市场的布局整体是偏慢的,直到去年丰田才开始推出了“正经”的纯电动车bz4x,而且这次同时在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上市,并且名字完全相同,由于在广汽丰田试到的这台有奇怪的动态,我也同时去试了一下一汽丰田的版本,差别会在文中详细表述。

两家店的试驾车都是四驱版,区别在于一丰的是四驱高性能pro版,广丰的是顶配四驱ultra,218马力的参数看起来一般,同时也只比两驱版大了14马力,不得不说这种设定还是相当少见的。实际表现上,首先绝对动力还是不错的,法定限速内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驾驶需求没有问题,即使开到100以上也不会觉得动力有明显的衰减,当然要追求太夸张的加速感肯定是没有。动力响应很不错,基本上做到随踩随有没有问题,无论大小动力请求都能做到比较快的释放,电门总体还是很好控制的,通过观察仪表会发现大概电门踩下百分之八十时动力就已经释放完了,之后再踩就没什么动力了,不过倒也不影响驾驶。平顺性也相当不错,完全没有顿挫或者闯动,同时大小动力请求的释放也都很平稳也不会有突兀感,总体可以给到好评。
底盘表现在两台车上感受略有区别,因此分开讲,广丰那台车上装配的是235/50R20的轮胎,这台车整体大震动的处理还是相当不错的,对于路面大的颠簸能够感受到明显的处理,面对减速带也能保证很柔韧且干脆,有比较强的高级感,问题出在小的震动上,这台车开起来觉得很“跳”,连续震动时感觉初段反而处理的不行,左右晃动稍微有些明显,感觉是轮胎该处理的部分没有处理到位,虽然装配了20寸的轮圈,但是轮胎也是比较厚的,由于这种感觉外加和之前试过这台车的人交流,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是胎压偏高(但由于仪表界面比较混乱当时没有找到确认),这也是我要去试驾一丰版的主要原因。
一丰版装配的是235/60R18的轮胎,胎压在2.8,根据网友提出这台车的标准胎压是2.6,因此这台车的表现应该还是比较贴近实际表现的,此时这台车“跳”的感觉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车辆对于大小连续颠簸减速带的处理都比较不错,都有着明显的过滤,总体有比较强的高级感。
运动性表现好评,虽然没有开的特别极限,但日常稍微快一点并线转弯感觉支撑还是比较到位的,转向手感总体好评,低速稍微有些偏重,但总体的增益逻辑不错,车头的响应虽然不是很运动的感觉,但也不会觉得慢,整体还是很自然的。车身跟随性好评,开起来还是很紧凑的感觉。
刹车脚感好评,以往绝大多数丰田混动车的刹车都有些问题,到了电动车上终于得到了优化,整体没什么可挑剔的。
NVH表现总体中规中矩,环境音的隔绝还行,电机音起步稍微有一点,但算不上噪音,普通路面的路噪没什么问题,在一些粗糙路面路噪就会很明显地变吵了,风噪在100以内没什么问题,超过100之后会有突然的增益,到120时就偏吵了,同时不知道是不是个例,我试的一丰版风噪要比广丰版大一些。


静态上,这两台车整体的造型还是比较接近的,看起来有一定科技感,同时也不完全是SUV造型,后尾门部分有些像传统三厢车,整体设计还是比较有个性的。充电口在前面的设计差评,车头扎进去可比倒库进去难多了。

内饰上,这俩车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看起来在丰田车里还算比较有设计的,放在全行业里就一般了,副驾驶前面的织物还挺有意思,没有手套箱的设计我倒是不太明白。用料两台车都一样,都比较一般,部分细节比如门把手黑塑料实在有点不上档次,做工倒是广丰版明显要更好,同时广丰版里试驾车的味道要比一丰版小很多,不清楚是不是个例。另外这台车中控区域在一些情况下会有些反光。

中控下方虽然有个槽,但开口不大,放包也不是很方便,无线充电板外面还有盖子,据说晚上里面会有灯亮起来会比较炫酷。常用功能都给留出了实体按键很不错,车机系统差评,ui看着也不怎么上档次,操作逻辑也比较混乱,不同界面切换时也有明显的等待卡顿,同时也有许多“乱七八糟”的功能,比如订外卖订酒店之类的,别说和做得好的自主品牌比,就是在合资品牌里也是偏差的,只能说比之前的一些丰田车有所进步。
前排人机工程学总体好评,虽然地台偏高,但座椅对应的能放到比较低的位置,方向盘可调范围比较大也能够轻松与之匹配,不过以我的身高来说,如果按我常规较低坐姿的话不影响看仪表,如果稍微坐高一些方向盘高一些会挡到仪表,这点还是要个人去看,座椅本身的乘坐感受没什么问题,美中不足的是头枕偏硬。同时仪表设置也比较混乱,方向盘上一堆按键连试驾员都玩不明白,需要学习成本。

后排表现有些问题,地台偏高,座椅整体偏低,因此需要将脚往前伸否则大腿会悬空,这种情况在电动SUV上倒是不多见,座椅本身的乘坐感受倒是没什么问题,头枕和前排一样偏硬。后备箱空间还是挺不错的。
配置上,这两台车基本上区别不大,360环影倒是格外的清晰,双天窗的设计居然不能打开,同时低配的小尺寸车机从图片上来看未免太过寒酸,有些尴尬。
总的来说,在试完这两台车之后,给我个人感觉是动态还是可圈可点的,而静态虽然比起之前的丰田有所进步,但在行业内还是有些落后了,同时一些前期可靠性传闻和一些测试来看似乎对这台车不利,而截至文章截稿时这两台车都没有任何优惠,广丰甚至表示都是线上下单线下无法干涉(熟悉的配方)如果按这个指导价来说,即使看这类车的人或许信不过那些新势力,我想还是也有一些更划算的车型的,当然发文时已经有了优惠,具体怎么样还是得看具体情况。
另外,不清楚是否个例,我试驾时去的广丰店明显在销售对于这台车的态度和专业程度都要强于一丰店,同时试驾时广丰还有专门的车辆程序来介绍和导航路线(就是胎压如果正常,对于车辆能在熟悉一点就好了)外加广丰版更好的做工,似乎整体的重视程度要高于一丰,这点大家去试驾时如果有类似感觉也可以和我交流一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2720233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原文转载: 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