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动自行车上牌新规定2023(不用上牌的电动自行车)

电动车是现在道路上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也是近几年在管理规定制定最为频繁的车型,而且,我认为是没有之一的,对于电动车,这几年从国标出台,上牌、戴头盔、持证等等一系列操作,就是为了解决电动车以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北京电动自行车上牌新规定2023(不用上牌的电动自行车)

而现在的电动车管理,其实进入“后规范化”时期,前期的在道路行驶,已经建立了较为全面化的管理,在电动车规范,也迎来了从以前主要以上路端治理为主,转向于源头、车辆方面的管理规范,从而实现“双管齐下”的治理和规范电动车,把电动车打造成更安全的出行工具。

那么,针对于源头、车辆的管理有什么样的新规定,其中不得不谈的就是多地针对电动车推出的“一车一池一码”新规,对于该规定,许多车主不了解,但如果您所在地方有该规定实施,一旦电动车无码,将会影响上牌,今天就来一次性说说,多地已经实施的电动车“一车一池一码”新规是什么?能带来哪些改变?

北京电动自行车上牌新规定2023(不用上牌的电动自行车)

2023年2月,北京经开区“一车一池一码”试点落地,电动自行车有了“身份证”,可以实现电动车全链条的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质量可控的闭环管理。

所谓“一车一池一码”,是指一辆电动车、一块电池、一个二维码,给电动车的赋码登记,意味着给它办了一张“身份证”,车主、车辆、电池信息绑定,通过传感器、二维码、电子芯片等方式,可以实现车辆信息的融合和追溯。

北京电动自行车上牌新规定2023(不用上牌的电动自行车)

而实施“一车一池一码”新规,北京经开区并未是第一家,早在2021年11月1日,浙江就全面推行“浙品码”,也是通过电池、电动车、二维码的绑定,实现对于车辆的溯源,对于购买电动车,没有“浙品码”的,将一律不得上牌。

那么,多地实施“一车一池一码”的管理新规,目的是更好的规范管理电动车,尤其是加强电池管理,减少低质、有隐患电池进入市场,很大程度改善消防隐患问题,那么,对于车主、对于电动车行业都会有哪些改变呢?下面来具体来了解一下。

在浙江“浙品码”实施之后,就有行内人士对于电动车“赋码”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预测未来许多城市都很有可能会实行,从2023年北京开始试点实施,已经看到是有这个趋势的,那么,视频中也提到,“一车一池一码”这样的规定,有什么意思,会带来什么变化,小行家也进行总结。

北京电动自行车上牌新规定2023(不用上牌的电动自行车)

1、 有利于规范市场,“赋码”的要求,会让生产销售过程清晰明了,一旦发生问题,立马就能找到责任人,这对于一些小作坊,小厂家等劣质产品的厂家,是一个打击,这些无资质企业生产的电动车无法录入系统,不能办理号牌,从而形成“良币驱逐劣币”,让车主买电动车、换电池更安全放心。

2、 有利于遏制非法改装、组装等行为,当电动车、电池都被“赋码”之后,一旦存在违规行为,在道路行驶,交警扫码一查,就能发现端倪,让违规改装、组装行为“无处遁形”。

北京电动自行车上牌新规定2023(不用上牌的电动自行车)

3、 解决售后问题,当电动车出现问题,可以直接扫码线上反馈和投诉,不用在吃“哑巴亏”,而一旦发生隐患,可以通过“赋码”找到源头的生产厂家、销售商家,维护自己的权益。

小行家总结:

北京电动自行车上牌新规定2023(不用上牌的电动自行车)

“一车一池一码”之所以被称为新规,第一是这样的规定出来没多久,以最早的浙江实施,不过也一年多的时间,第二是采取“赋码”管理的地方,目前其实还是少数,但是,从大趋势来看,电动车管理各地都进入“后管理”时代,加强电动车源头的管理,将会是大趋势。那么,您对于电动车“赋码”管理,有什么见解和看法吗?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2720233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原文转载: 原文出处: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2月20日 09:11
下一篇 2024年2月20日 09: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1831238441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827202335@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