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这些功能你用过几次?

你的车上有没有买来从来没用过的配置?不要犹豫,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都会在配置上纠结很久,往往想的都是配置表越满越好,不管用不用得上,反正越多越开心。但是啊,有很多的功能可能知道卖车也没怎么用过,尤其是在智能化的时代,各种智能座舱功能、辅助驾驶功能层出不穷,配置表、长项卷纸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但是这些配置你真的每一个都用得上吗?

汽车的这些功能你用过几次?

去年发布的智能汽车消费者使用感知度报告就显示,在智能化汽车的用户中,虽然有八成用户都去体验过辅助驾驶,但实际上只有40%左右的人表示会偶尔使用,甚至还有30%的用户表明绝对不会使用,难道是他们更喜欢自己动手吗?那肯定不是,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敢用,对于这些功能的不信任。自动驾驶辅助本应该是安全辅助功能,为什么大家会如此不信任呢?这种不安全感到底从何而来?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些新势力自动驾驶辅助的介入。

汽车的这些功能你用过几次?

生猛,一会儿跟车距离过近,车辆猛踩刹车,一会儿前车加速,车辆又猛地提速,让人非常的不适,甚至更加紧张。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很多标榜高科技的自动驾驶辅助是基于单一的工程师思维开发的,为了取代驾驶员开车,车辆依据算法发出指令,这种指令往往比较机械,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自动驾驶会突然强势介入,没有缓冲,令驾驶员感觉慌乱,只好关闭辅助自己动手。同时这种算法呢,也很少考虑乘客的感受,让人坐着非常的不舒服。甚至还有一部分品牌的车型,自动驾驶过程中,车辆会抗拒驾驶员的接管,产生反弹。

所以说大家对这些功能的不信任是非常有道理的。那回到我们一开始说的理念上,那些卷纸一样长的吸引眼球却不一定实用的配置,往往都是没有经过大量行驶里程验证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儿。我们在商场看到一辆被擦得锃光瓦亮的车,车上堆满了科技配置,堆满了娱乐功能,工程师的头衔也很小。

汽车的这些功能你用过几次?

响亮,我们相信只要能够上市,这车就没有啥品质问题。我们懒得研究发动机、底盘这种复杂的机械结构,也不懂电池位置布局会给车辆品质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只会被看上去非常高级的一键大床模式、KTV模式等等超出自己实际需求的功能所吸引,冲动下单。等到真正实际使用的时候才发现座椅一键放倒的速度太慢,等到天荒地老还不如手动放倒一秒到位,十分鸡肋。更致命的是,这些电动功能一旦开启,便真的还得下点功夫。而越是这种精工出细活的东西越累一些造车底蕴比较丰厚,用户积累比较多的品牌才能够干得好。我们就拿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品牌,大家都熟悉的丰田来举例子,丰田的延产系统一直是教科书级别,被全世界的机械厂竞相模仿,他们每一代产品的开发都是基于全世界各地大量事故的。

调查分析以及真实车辆行驶里程的验证反馈,每一项细小的功能都要确保用户使用起来没有安全隐患才能够推出,这样的品牌推出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反而让人更安心。为了验证是否真如我所想,造车底蕴丰厚的品牌能够解决以上说的那些新势力的造车痛点,我去试驾了SUV市场上的常青树汉兰达,而且我特意找了他们刚刚上市的黑骑士版,体验过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广汽丰田汉兰达的辅助驾驶功能虽然不激进,但每一个功能表现的都十分顺滑。

汽车的这些功能你用过几次?

比如说车道保持这项功能,以前我在使用其他品牌这个功能的时候,每当车子进入弯道,我都要稍微紧张一下,因为你不知道它能不能准确的根据车道线去转动方向盘,很多时候不是偏左就是偏右,十分的危险,但是汉兰达无论是大直道还是弯道,都能始终保持车辆在车道线的正中间带全速域自动跟车的自适应巡航,在开启之后,刹车和油门开合也都会控制的恰到好处,每个弯道过得都十分平稳,操作堪比十年驾龄老司机。

显然就是考虑场景更全面,并且经过大量验证后开发的结果。汉兰达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会更加人性化,充分考虑了乘客的感受,会像老司机开车一样更加有智慧,有生命力。同时在自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也可以随时接管车辆,不会抗拒,更加稳定安全。而至于同价位中新势力能做到的语音交互、车加互联、远程OTA等配置,在汉兰达上也是一样不少,无论是在反应速度还是在操作精准度上都属于同级较为优的水准,你有我也有,我有我更好。

所以不得不说,汉兰达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大七座标杆车型的名号名不虚传,至少人懂用户真正需要的是啥,毕竟一个用着省心,更愿意用的配置远好过于十像你不敢用的配置。我们也能看到,现在的丰田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现款车上的配置足够丰富,小到雷凌,大到汉兰达,基本实现了常用辅助驾驶功能全面覆盖。

广汽丰田也即将推出准L3级的t pilot辅助驾驶,相比于现款的辅助驾驶功能,摄像头测距更远,雷达检测更广,而且还增加了一些丰田独特的功能,比如说P预判式主动辅助驾驶,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碰到过那种没有灯的口,突然有人或者说电动车横穿的情况,对这种情况搭载了P,即使在里作实在避免不了的情况下,还会主动向另侧偏移0.5米,减小事故伤害程度。怎么样?这样的功能你是不是还没见过?

从更智能的辅助驾驶配置到更先进的第五代混动系统,这些配置在很多30万级别的车型上都不见得有,甚至有些车企还要加价,但在广汽丰田直接搭载在了低价位的入门车型上,这一波真的做到了生命平权,用户第一。

最后啊,我想说的是,在智能化配置疯狂内卷的当下,配置丰富固然很重要,但要明确的一点是,任何先进的配置到头来都要为真实的使用体验服务,体验舒适度的重要性要高于配置的丰富度,所以智能化不应该只是堆料实样多。

不如一样精,一样精才能样样精。像广汽丰田这样,能够基于每一项功能的具体场景进行深度打磨,把体验放在首位,这才是智能化时代的车企应该做的事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2720233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文章链接:https://www.chundianche.com/dongtai/62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3月14日 09:02
下一篇 2023年3月14日 09: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1831238441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827202335@qq.com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