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朋友都知道,汽车空调有两个通风设置,内循环和外循环,那到底什么是内循环和外循环?什么时候开内循环?什么时候又开外循环呢?就来给朋友们说说这个话题,也纠正一些朋友的使用误区。
什么是内/外循环?
内循环:阻隔污浊气体
顾名思义, 内循环就是车厢内的空气循环。 这时,空调的鼓风机是关闭状态,外部的排风口也会关闭。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车内,只利用车内已有的空气进行循环, 可以阻止外面的有害物质跟着新鲜空气进入车内。

外循环:补充新鲜空气
外循环状态是利用风机将车外的空气抽吸到车内,也就是说 车外与车内的气道是流通的, 风扇打出的风来自车外,即使不开风机,车辆行驶中仍然有气流吸入到车内,补充车内的新鲜空气。有时觉得关了风扇还是有风,就是因为车主设置了外循环。

一般什么时候开内循环/外循环?
有时候在市区行车遇到拥堵情况,车内充满尾气味;有时候行驶在空旷的高速上,会有头晕胸闷的感觉……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因为你忽略了空调的内外循环。开内循环还是外循环,这个要视情况而定。
堵车、停车、有风沙时使用内循环
堵车的时候开启内循环 是因为这样可以使车内的空气流通,还不会让外面的粉尘进入车内,维持车内空气清洁。
另外, 平时停车时建议也设置成内循环状态, 因为外循环状态下,风刮起的灰尘很容易进入车内,使车内的灰尘增多。
但是 车子一旦匀速行驶,就该开启外循环了。 遇到尘土飞扬的路段,在关闭车窗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关闭外循环阻断外部气流。

高速开车时使用外循环
利用外循环,可以呼吸到车外的新鲜空气, 高速开车,时间长了就觉得车内空气浑浊,人不舒服,又不能开窗,就应该利用外循环打点清风进来。

车内人多时使用外循环
如果车内坐满了人,那必须要 隔一段时间开一会儿外循环,来保持车内空气新鲜, 车上人员的舒适度也会提高。长时间行驶中使用内循环会导致车内缺氧,进而导致司机头晕眼花、住意力下降,容易出危险。
冬天开暖风时,用内循环还是外循环?
既然内循环有利于保温,是不是就意味着冬天开暖风时,应该开内循环呢?
当然不是, 正确做法是内外循环交替使用。
在热车的时候,因为防冻液水温上不来,所以在水温有点动静的时候, 建议先开内循环保住初始的热量, 这样可以热得更快,对热车也有好处, 但是温度上来以后还是尽量切换成外循环。

我们不能为了提高车内温度而一直使用内循环,时间长了随着温度的上升,车内含氧量也会下降,这时候人容易犯困,影响安全驾驶。
有些车主可能会疑惑:外循环一旦开启,吹进来的不是冷风吗?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外循环开启后会依靠自身的电加热网把新鲜空气进行加热,所以即使开了外循环,空气依旧很暖和。
停车前几分钟,关闭暖风,开启外循环,让空调管温度和外界气温大致接近,可以保证空调系统内的相对干燥,避免滋生硒菌。
总而言之,用内循环还是外循环要视情况而定。亲爱的小伙伴们,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啦!不知道有没有帮到你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2720233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原文转载: 原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