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越野车、方盒子盛行,传统的精致城市SUV似乎已经不太讨喜,就算不是硬派越野,也要让自己粗犷一些野性一些才会好卖。现款RAV4荣放就是例子,整个产品周期都是畅销车,外形的改变有很大功劳。马自达CX-50行也作为CX-5的接替者,是马自达紧凑型SUV主力车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CX-50行也这款车,看看它到底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外观:时尚加入硬朗元素
马自达CX-50行也的外观设计采用了家族式的 “魂动” 设计语言,依旧是马自达那种流畅线条的风格,更低矮的车身营造出宽体的比例,让整体造型流畅且富有力量感。车长4785mm车宽1920mm,已经是A+级别的SUV,车高只有1638mm(没有行李架),在A级SUV中属于偏矮的了。
前脸部分,大尺寸的进气格栅造型依旧是家族风格,大灯的面积有所减少,让CX-50行也的“眼神”很犀利。日间行车灯放在了前包围下方,这个位置通常是雾灯出现的地方。
车身侧面,CX-50行也的线条简洁流畅,整个侧面都没有硬朗的腰线,最显眼的就是特别宽大的黑色轮眉和侧裙,车身下半截都是大面积防刮塑料护板,野性氛围就比较突出了,在一众城市SUV中可以杀出重围。
车尾部分,CX-50行也的设计较为简洁,在后包围的两侧做了两个伪空气套件的饰板,营造出一种运动的氛围。后保险杠部分采用了黑色塑料材质,搭配银色的护板,增强了车辆的越野气息。
内饰简约,专注服务于驾驶者
进入车内,马自达CX-50行也的内饰设计也比较特立独行,主要几个空调出风口都采用纵向设计。在大pad横行的内饰设计年代,CX-50行也有一种犹抱琵琶的感觉,扁宽比例的中央屏幕放在中控台较远的位置,据说就是要减少驾驶时去触摸屏幕的可能,引导驾驶员使用挡杆后边的旋钮操作,据说这样更安全。车机系统功能丰富,支持导航、蓝牙连接、手机互联等多种功能,操作流畅,反应灵敏。
中控台采用了大量的软性材质包裹,触感柔软。空调面板的面积也不大,位置设计在中控台两种材质的夹缝中。此外,CX-50行也还配备了一块全液晶仪表盘,仪表盘显示清晰,信息丰富,能够为驾驶者提供全面的行车信息。
空间方面,CX-50行也的轴距达到了2815mm,在与同类产品的对比中已经不落下风了,但是上文提到了车身高度较低,后排乘员的头部空间不如荣放、CR-V这样的产品。
动力系统丰富,满足不同需求
马自达CX-50行也提供了多种动力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搭载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14kW,最大扭矩为 200N·m,与之匹配的是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这个动力除了在售价上能低一些之外,没有什么其他优势了;
2.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8kW,最大扭矩为250N·m。传动方面,同样匹配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此外,2.5发动机还有智能无感变缸和S-HLA气门间隙智能调整功能,并且没有颗粒捕捉器,这台发动机的技术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遗憾的是2.5L车型不提供四驱车型。
CX-50行也还提供混合动力车型,使用的是丰田2.5L的THS混动系统,也就是荣放HEV车型的同款动力,并且提供两驱版和四驱版,四驱车型使用的是后桥搭载电机的解耦四驱方案。
购买配置推荐
肯定优先考虑2.5和2.5混动车型,如果预算只能买2.0两驱车型,那就去看看丰田荣放2.0或本田CR-V的1.5T,丰田的保值率更好,本田的动力则更好,这一动力水平下,CX-50行也吸引力不大。
2.5L车型,首推17.98万元的畅行版。畅行版标配前后雷达和360环影,以及L2级驾驶辅助,外后视镜还有电加热和锁车折叠,雨量感应式雨刮,日常使用中的便利性足够了。座椅使用皮/织物混搭材质,座舱有全景天窗、分区自动空调、8扬声器音响。屏幕、车机系统全系都一样,必备功能畅行版已经很齐全了。17英寸轮圈视觉效果稍逊,但这一规格轮胎品牌多价格低,过日子完全够用了。对轮圈、行李架、感应尾门等配置有要求,可以在向上一个配置,选智行版。
2.5混动版车型,首推22.08万元的四驱智行版。配置方面总体和2.5燃油智行版一致,属于高配车型。主要是在动力系统上有差异,丰田的混动双电机四驱版是CX-50行也性能最好的版本,也就是说CX-50行也产品最完整的体验一定要买到混动四驱车型。
同时有个小细节,马自达混动使用的是PRIMEARTH品牌的镍氢电池,虽然现在丰田荣放混动已经换装了新中源丰田品牌的三元锂电池,但是老车主一定都知道,过去装配PRIMEARTH品牌镍氢电池的丰田混动有多耐用,所以在我看来,马自达混动电池上小小的不同,反而是一个隐藏的优势。
总结:依然很马自达
马自达CX-50行也的产品力不用任何怀疑,它与同级别对手相比,不会碾压获胜但也没有落下风,左右马自达产品销量的从来不是产品本身。你选择CX-50行也可能外人会问一句”怎么买了这么个车?”但你用起来其实并不会抱怨,甚至还会暗自窃喜自己是个“懂车的小众”。
另外,后扭力梁悬架并不是所谓网上所说的“板车悬架、硬连接悬架”,扭力梁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可变形属性的部件,可以视为一个非常粗的稳定杆,所谓“左轮跳动带动右轮”都是纸上谈兵,有车身重量的施压,扭力梁会用自身形变来应对路面起伏,如果起伏大到连带另一侧车轮跳动的程度,车身早就倾斜了,独立悬架一样有感。所以单单一个后悬架结构根本对产品的舒适、操控没有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2720233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文章链接:https://www.chundianche.com/dongtai/84588.html